行业新闻
工程中心工作举措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数字家庭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数字家庭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办标函〔2022〕296号)要求,为指导各试点地区科学有序建设数字家庭,加强试点示范宣传推广,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根据各地报送的2024年工作总结并结合调研情况,梳理形成了《数字家庭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第二批)》。其中,中山大学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撑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打造居家养老试点项目,引入并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工作举措,入选本批数字家庭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清单。 原文链接: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zc/wjk/art/2025/art_04d55f6515674543b292b6bc13c1ae6c.html
南粤住宅迎来新的“度量衡” ——广东省发布全国首部《数字家庭建设评价标准》
5月26日,广东省《数字家庭建设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广东省在推动居住建筑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该标准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联合12家企业、事业单位共同编制。《标准》围绕“健康舒适、智慧便捷、安全耐久、绿色低碳”等核心需求,构建覆盖基础设施、健康、舒适、智慧便捷、安全、绿色低碳六大类指标的评价体系。根据得分由低至高,将居住建筑数字家庭划分为一星至三星3个等级。其中一星级数字家庭涵盖基础的数字家庭建设需求,比如基础设施、安全与节能等需求;二星级数字家庭在一星级的基础上对系统的综合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比如在健康舒适、交互便捷性、绿色低碳等方面应有明显的成效;三星级数字家庭要求更高、更全面,需要满足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全面的智能控制、更低的能耗等要求。不同的指标设置精准匹配了群众在健康监测、智慧交互、安全防控、绿色节能等方面多样化需求。《标准》的发布,不仅为“好房子”建设提供量化依据,还将进一步引导市场分级供给、推动服务精准高效、驱动产业技术升级。 2022年,广州市番禺区、深圳市龙岗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开展数字家庭建设试点地区以来,我省省、市、区三级联动,在政策支持、标准编制、场景打造、示范引领上下功夫、做文章,持续推动数字家庭建设。2023年12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14家单位印发《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数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质若干措施的通知》。通过多部门联手,破除数字家庭发展障碍。广州市番禺区对区首期人才公寓804套住宅、3个物业小区8970套住宅等不同类型的试点项目配备差异化智能产品,以满足群众不同需求;与中山大学在先锋社区共同构建的智慧医康养新模式逐步获得社会认可。深圳市龙岗区配备全屋智能产品的保障性住房近7000套;联合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打造的方舟壹号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室,被列入住房城乡建设部支持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2024年8月,在全国数字家庭建设试点中期评估工作中,我省2个试点地区均获评最高等级。我省6条数字家庭经验做法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纳入数字家庭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清单。 2024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发布,将开展数字家庭建设列为重点任务之一。这为数字家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下一步,我省将加快推动《标准》落地实施,在扩大试点范围、完善标准体系、深化服务场景等方面持续发力,以科技创新赋能居住品质升级,努力将智能、安全、绿色的数字家庭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原文链接:https://zfcxjst.gd.gov.cn/xwzx/zxdt/content/post_4720045.html
医康养智慧助手——让慢性病管理告别“手忙脚乱”
近日,“中山大学-邮电器材智慧健康空间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利用DeepSeek大语言模型+Dify平台打造出“医康养智慧助手”,这个助手就像一位私人医生,精准服务于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需求,用人工智能为银发群体撑起健康保护伞,解决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所面临的“知识鸿沟”与“服务断层”的现状痛点。 内容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os9o_m_IG09Fm3Oe5HNZA 平台介绍 “中山大学-邮电器材智慧健康空间技术联合创新中心”由中山大学与中国邮电器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主要依托中山大学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围绕智慧健康空间领域开展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和行业解决方案、创新应用系统研究。
数字家庭 ▎广州番禺区:以普惠型医康养为主要特色的“数字家庭”新模式探索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作为发展数字家庭试点地区之一,加强政产学研协同,成立由区领导牵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业务指导的专项工作小组,联合中山大学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龙头企业等共同参与试点建设。围绕“绿色低碳、健康宜居、智慧便捷、安全耐久、服务周全”的“好房子”理念,以地方标准实践为引领,以数字家庭基础平台为底座,以居家普惠型医康养为主要特色,探索番禺区的“数字家庭”新模式。 编制具有前瞻性、可扩展性、统一完善的数字家庭标准体系,发挥科研平台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 针对当前数字家庭产业缺乏融合建筑工程和技术规范的统一标准体系及相应的顶层设计等问题,番禺区联合中山大学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总体规划、模式研究、关键技术等方面,对试点工作提供全过程支撑;在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技术委员会指导下,依托广东省数字家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专业机构,参与广东省《数字家庭建设评价标准》、广州市《数字家庭建设指引》的编制工作,同步结合试点建设工作,于番禺区内进行宣贯和应用,有效地发挥出建设引领的作用。 依托数字家庭基础平台,提升居家医康养为主的数字家庭服务均等化、普惠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根据《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数字家庭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在番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下,由番禺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牵头、番禺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公司承办建设数字家庭基础平台,以“1+3+N”为建设思路,即:依托1个基础平台,提高智能化集控、政务服务接入、社会服务整合等3大核心能力,以智慧康养为主融合智慧家居、智慧政务等N个特色应用场景。 智慧家居——智能化集控能力 番禺区通过搭建覆盖全区的数字家庭基础平台,实现智能家居产品与家居环境及体征数据的感知与互动,构建互联互通和数据交互的网络环境。包括用电、用火、用气、用水等安全检测,实现家庭安防设备的全时监控预警,联动业主、物业、政府多方参与,保证数字家庭试点项目的高效运营。 智慧政务——政务服务接入能力 结合番禺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国家试点项目“云政务服务晓屋建设与运行”的成果落地,依托番禺融媒体云平台,利用家庭互动电视联动政务晓屋平台,在家庭电视端增加数字晓家应用,推进“居家通办”功能,将普惠型医康养为主的政务服务送进千家万户。 智慧康养——社会服务整合能力 番禺区数字家庭基础平台与普惠型医康养一体化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以市桥街先锋社区和大龙街金海岸社区作为数字家庭试点工作切入点,围绕普惠型医康养方面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数字家庭特色服务,实现居家智能健康监测、健康理疗、养老助残等数字家庭生活体验。 番禺区数字家庭基础平台数据驾驶舱 面对不同用户群体,从三大方向探索数字家庭的应用实践 面向中老年人群体的实践探索 通过网络运营商和城市活化运营商联合,开展先锋社区居家普惠型医康养国家项目成果应用示范的数字家庭试点项目,打通“数字家庭—智慧社区”内外生态,打造普惠型医康养居家、社区协同便民服务规划个性化试点项目。番禺区市桥街先锋社区的老年人(含残障人士)约1200人左右,占居住人口总数约25%,属典型的老龄化社区,且社区内居民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存在帮扶兜底群体。 中山大学联合街道围绕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开展细致的入户调查 本项目由市桥街联合中山大学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龙头企业等共建,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普惠型医康养服务生态化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展智慧社区—数字家庭创新系统规划设计、先进智能化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新型服务模式的探索,推动“健康—空间—行为”多模态融合模型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在试点应用示范。项目以“居家养老”为特色,在社区内建设和运营数字家庭体验屋,将社区1200名老年人按基础型、普惠型、适老型划分并选取试点用户,根据其需求配置相应智能化设备,提供为期24个月的居家普惠型医康养服务,以数字家庭为手段满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需求,尝试在先锋社区建立一套可推广、可运营的“普惠型居家养老”数字家庭运营新模式,打造新一轮国家数字家庭试点创新标杆。 基于 AIoT 的“健康—空间—行为”融合模型等国家项目成果应用示范 面向中青年人才群体的实践探索 番禺区人才公寓共804套,分别位于南村镇万博商圈区域的金地壹阅府、五矿万樾台,沙头街毗邻禺山大道的大华紫悦府以及亚运城板块的中海左岸花园,分布在番禺区三大产业平台区域,覆盖东、中、北部地区,由区属国企专业运营。番禺区人才公寓与数字家庭基础平台联动推进建设以住宅为载体的服务系统,不仅涵盖了智能家居,还扩展到了健康管理、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和政务服务等更多领域,初步形成“以智能终端为载体,以服务为导向”的融合服务生态。 2024年以来,在番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指导下,运营单位多措并举努力提升人才公寓的数字家庭建设水平,以标配、中配、高配三个档次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标配安装了燃气、烟雾、水浸传感器以及SOS紧急求助按钮、智能门锁等共15种数字家庭设施设备;中配增加了智慧中控屏、智能电视、智能晾衣架等共20种数字家庭设施设备;高配增加了智能扫地机器人、离线语音控制面板、智能床垫等共24种数字家庭设施设备。 番禺区人才公寓的数字家庭智能化设施设备实景图 面向一般群体的实践探索 番禺区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原则推动社会化投资普通住宅小区试点项目的建设,以越秀万博和樾府为例,成功引导和推动房地产开发商参与试点项目建设工作。万博和樾府位于大石街,一期共有752套住宅。在政府的引导下,和樾府102地块项目积极参与数字家庭试点建设工作,一期项目交付时全部户型配备燃气报警、一键求助、红外人体感应、智能照明、智能空调、智能门锁等智慧家居设备。 万博和樾府全屋智能家居实景图 该项目与数字家庭基础平台开展对接,通过打造全屋智能家居中控和智慧安防系统,让住户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生活便利。全屋智能家居中控,可视对讲集成控制中枢,含语音控制、预呼梯、天使之眼调用等功能。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全屋无线网络覆盖、厨房燃气探测器、全屋智能照明、智能空调、智能电子密码锁、智能马桶、一键求助按钮等。后续还将通过与数字家庭基础平台的对接应用,探索实现“家庭—小区(物业)—社区”的连接,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生活空间。 (作 者:广州市番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谢炜仪、广州市番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彭文熙、中山大学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周凡、中山大学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薛凯军) 原文链接:https://zfcxjst.gd.gov.cn/xwzx/gdzw/content/post_4501560.html